参考消息网4月5日报道美国《纽约时报》网站4月3日发表题为《特朗普的贸易战可能使美国丧失经济主导地位》的文章,作者为帕特里西娅·科恩。文章编译如下: 美国在过去近80年里塑造并主导着全球经济体系,这个体系是由一个强有力的指导性愿景所推动的:贸易和金融基于合作与同意,而不是胁迫。 这一体系尽管存在种种缺陷,仍巩固了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富有国家和唯一金融超级大国的地位。该体系所带来的法治、稳定和信任帮助美元成为全球交易的首选货币,使美国成为全球投资的中心。 而通过挑起一场全球贸易战,美国总统特朗普有可能抛弃上述基于共同利益的愿景,代之以认为尖锐经济冲突不可避免的展望。对宏伟目标、互利协议或共同价值观的追求已不复存在。在这个新秩序中,强国决定规则,并通过恐吓和赤裸裸的强权来执行规则。 “这是一种完全不同的愿景,”美国耶鲁大学历史学家格雷格·格兰丁说,“其首要原则是,各国没有共同利益,而是有固有的利益冲突。”这种观点是特朗普决定4月2日开始全面征收关税的幕后原因。 就任总统两个多月以来,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导致股市、企业和消费者信心大幅下滑。华尔街分析人士预测,美国和世界各地的通货膨胀率将上升,经济增长将放缓。 但许多经济学家和政界领袖表示,与美国在战后全球秩序中建立起来的独特权力和地位可能蒙受的长期损害相比,上述季度性损害微不足道。美国在全球金融体系中无与伦比的影响力、其企业享有的优势以及吸引投资者和创新者的声誉都岌岌可危。 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亚伯拉罕·纽曼说,特朗普拒绝合作的态度“从长远来看,将破坏美国的经济安全”。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瑟夫·奈说,不考虑共同利益可能会破坏长期目标。在他看来,美国政府“做交易”的态度反映了特朗普作为房地产开发商的背景。在那里,欺凌也许很常见,每笔交易都是一次性的。这种做法让特朗普赚了钱,但也导致他多次宣布自己的企业破产。 依靠胁迫而不是合作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通行做法,它最终加速了德国的纳粹化、日本帝国主义的兴起和一场毁灭性关税战争的爆发。 商业联系将使各国团结在一起,这是一项指导原则。然而,特朗普颠覆了这一理论。他不关注经济联系带来的共同利益,而是试图利用它们的脆弱性。 事实上,特朗普是二战后首名通过经常违反国际协议、攻击盟友、蔑视经济和人道主义援助等软实力工具来追求本国利益的美国总统。 如果各国认为全球秩序是由一个反复无常的领导人主导的,它们就会寻找替代方案。随着时间的推移,这可能会降低美元的地位,减少盟国对美国科技和产品的依赖。(编译/胡溦)
|